【致台灣】「教會白話字初學議論會」問、答(11)

台灣文字改革有如制憲,制憲不成,則以修憲拖延,改革成功有三必要條件:(一)必已有整套齊全的新文字;(二)隨時可付諸施行的改革方案;(三)不可或缺的國家政策。

王泰澤 (化學博士、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永久會員)
2023/06/04 10:00
林繼雄教授改良教會羅馬拼音字,以羅馬「字母」代替白話字的「調符」,也把傳統的雙字漢字詞彙改寫成單字詞彙。圖:林繼雄教授部分著作/育德文教基金會官網

前言

這期特別反應 兀ㄢ页’( 兀ㄚㄣ Gan 頁’,顏)兄的來信,有關他首創的「注音+部首」混合拼音、拼字系統。上期預告的四種辭末斷促收音,以及一般聲調、變調規則,延到下期(12)討論。

問、答:來函照登

問:王兄,您努力提倡台語文多年,尤其音調、音標方面的貢獻很大,多謝諸位對台語文的努力,但是台語母語好像快要被「國」語擠出台灣了。

這是提倡者的ㄌㄡˊㄐㄧㄎ^(logic)、還是台灣大眾的 prejudice(ㄆㄧㄢ^ㄍㄧㄢ)?我們台(閩南)語用方塊漢字也提倡 450 多年了,羅馬拼音(或白話字)也有ㄧ、兩百年,我們必須要到框框外思考的時候了! 450 多年同時,英文由方言提倡為本土文化,不到 40 就有很偉大的作品,今天已成世界通用語文。

現在世上 7000 語言、 51 文字系統,台灣有三大系統,分成近 70個文字書寫法,但沒有一個是有共識的、共用的;現在用的是漢字與羅馬白話字或這些的雜用,但仍不給大眾方便,家長也叫苦,被那些小學生的問題考倒!

臺灣應該用大眾都學過的「注音+部首」的符號作為字母來教臺語,如「ㄉㄞ土ˊ水ㄨㄢˊ 言ㄨㄝ~   ㄐIㄣ大^   ㄙㄨI忄ˋ!」就是「臺 灣 話 很 美!」四個台語「單字」,像英文單字一樣只有一個(或少數)的意義,來教台語,細節可大家討論! — 兀ㄢ页。

1943年,13歲的少年林繼雄受日人教官提示,與同學四人合力創造出可句句翻譯英文的台語單字。圖:林繼雄教授羅馬字作品之一/育德文教基金會官網

久違了,喜接來信。來信讓我想起 1990 年代的往事,你和奇異航空(GE Aerospace)台灣同事(容我學用你的「注音+部首」拼字法)「阝ㄉㄚㄣ 禾ㄘㄧㄨ 土ㄉㄧㄝㄣ」兄在工作之餘開始討論台語,我們同住 Cincinnati,近朱者紅,我開始注意報章雜誌上有關台語的文章,也在美國《公論報》和《太平洋時報》陸續發表我的學習感想。

記得同一時間,有我台大化學系的後輩「辵ㄉㄧㄜ(趙)」弘雅博士開始在報上和台美同鄉會年會等場合,大事介紹「木ㄌㄧㄇ(林)」繼雄博士研究多年的「台語現代文書法」。

林繼雄博士是我們台大化學系的老前輩,同時有馮昭卿女士主持華府台灣學校,用心教學「台語現代文書法」,多年後,台灣學校至今還在經營(註1),讀者可以上網查閱林繼雄教授創作「台灣現代文書法」的精湛設計資料 ,也可參考此系統的台、漢對照範文(註2) 

我最受益而很賞識的,是三、四十幾年前,林繼雄教授的「育德文教基金會」,耗資改良教會羅馬拼音字,主要以羅馬「字母」代替白話字中傳統的音調「調符」,也把傳統的雙字漢字詞彙改寫成單字詞彙,例如漢字二字「學 hak」和「校 hau」,結合成如英文的單字詞 school 學校「haghau」(其中無聲斷促子音符號 k 改用 g,滿足福台語上字斷促「學 k」高調變 「學 g」低調的變調條件。)

不久,我在報上發現,褒、貶「台語現代文書法」的二方,舉證偶有自我矛盾之處,且舉三例說明:

一、有人抨擊「台語現代文書法」以羅馬字母代替傳統調符,是有意將福台語的「聲調」語言,改成「非聲調」語;這樣的誤解,導致我更加強調,語言重在使用耳朵學習,因為,同一聖經章節由同一人用「有調符」的「羅馬拼音白話字」和「無調符而以字母示調」的「現代文書法」讀出,字字聲調必定保持相同,並未刪除。

二、另一方抨擊以「ann」取代鼻音「aN」,是把不可拼音的 ann 取代可拼音的 aN,這樣的說明,是誤解了 N 和 nn 在拼音字中的意義;拼音字中,N 和 nn 本身同是「變音符號 diacritic」,不涉及何者可參與或何者不可參與拼音的問題。母音附加 N 和 nn,和子音的附加 h 符號,同是變音符號,N 和 nn 同樣使母音 a 變成 a 的鼻音 aN 或 ann,而 h 使 k(ㄍ)音變 kh(ㄎ)音。

三、林繼雄博士於 1988 年編撰的《台語現代語音辭典 Taiwanese Dictionary of Words with Modern Spelling》,「字母」前後次序排列,將標示鼻母音的變音符號 v 錯誤當成一般羅馬字母,排於字母 u 之後,例如,失去福台語鼻母音字母「 va ve vi vo vθ vu」的獨特性,適當排列應把這六個鼻母音,分別排於 a e i o θ u 之後。

「初發聲」子音,只有 B 、L 分別由「口、鼻」改道可變成 M、N 鼻子音以外,其他只有「母音」可變「鼻母音」,字母表中「母音 a e i o θ u 」與鼻母音「 va ve vi vo vθ vu」應平等獨立處理。

台語現代語辭拼字序,v 與 h 分別為母音與子音變音符號。圖 / 王泰澤合成提供

由以上的三個例子,可見拼音文字道理,有時還被嚴重誤解,我於 2004 年由前衛出版社出版的長篇自傳小說《母語踏腳行 — Taiwanese Language: an Acoustic Journey》,內容就是利用小說中家人的對談,把「教會羅馬拼音白話字」和「台語現代文書法」作一比較,舉出語音教育不足的問題,以求改進。

我的書也提到改善字母等細節,但那只是「系統內」改換的建議,無關拼音系統更新。我堅信,理解既存完整的拼音系統,遠比對既存系統一知半解就見異思遷,來得重要百倍;我不曾有過「系統外」全部換新改變拼音系統的念頭,是怕「事先」半瓶水,換來「事後」也半瓶水。

我努力建立的,是語音的充分理解,我這系列文章也一再交待,我是為羅馬拼音白話字初學者,寫最基本的拼音拼字常識,別無牽掛;選用的資料,是台灣《聖經》羅馬拼音白話字,因為讀者有一本完整的「聖經白話字」可以自修參考,也有一本完整的聖經「台語漢字版」可以自修對照。

我出版長篇自傳小說《母語踏腳行》,書中透過家人的對談,把「教會羅馬拼音白話字」和「台語現代文書法」作一比較。圖:此書封面係筆者11個月大的長孫女,幼教啟蒙,適性發展 / 王泰澤提供

後語

依我理解,台灣文字改革有如制憲,制憲不成,改以修憲拖延;改革成功,有三必要條件:(一)必已有整套齊全的新文字;(二)隨時可付諸施行的改革方案;(三)不可或缺的「國家政策」。昔時「朝鮮王朝國王」世宗大王李祹主導創制諺文(언문)「訓民正音,和今日「漢語拼音之父」周有光主持編製國際通用的中國普通話「漢語拼音 Hànyǔ pīnyīn都滿足這三個必要條件。

林繼雄博士學識淵博,他的「現代文書法」資料豐富,萬事俱備,只欠的東風是,他生前未當蔣朝中書令,未有機會啟奏萬歲。

下期(12)預告:「福台語」聲調與詞句末字以外,字字變調的嚴緊三類規則。筆者聯絡處:taitzer@gmail.com

專欄作者意見,文責歸屬作者,不代表本報立場。

您已成功複製連結